復合肥成品散裝庫建設具有哪些特點
發布日期:2016/10/8 瀏覽次數: 2987次
復合肥成品散裝庫
該散裝庫的建設具有以下特點:
● 增加庫容
散裝庫較原袋裝庫庫容由 2000 噸增加至 4030 噸,增加 1.0 倍;新增簡易袋裝成品庫 864m 2 ,增加儲量約 900 噸。儲存天數由 3 天提高至 8 天。
● 均化養分
由于原料計量偏差,操作中的人為因素等,產品養分出現瞬時波動是經常發生的,但在一段時間內是相對平均的,因此進入散裝庫后經再混和,可以起到緩沖波動,均勻養份的作用,保證出廠產品養分均衡達標。
● 減少產品的結塊
由于復合肥在儲存期間,繼續有物理化學反應,有鹽橋產生,在包裝袋中易結塊,進入散裝庫后開放式堆放,殘留水分容易逸出,且鹽橋易在均化混和中破壞,因此產品經散裝庫堆放均化后可大大減少結塊現象。
● 減少轉運次數,降低轉運費用
由于散裝庫將成品由袋裝改為散裝,因而可以做到包裝后及時出廠,減少或避免二次轉運,降低轉運成本。
● 減少包裝班次,提高包裝效率
因包裝機包裝能力較小時產量為大,采用散裝庫后可充分發揮包裝機能力,集中包裝,可將包裝班次由三班改為二班,提高包裝效率,降低包裝費用。
● 均衡品種生產 采用散裝庫后,可以根據用戶不同需要,包裝出廠不同規格產品,可減少品種頻繁更換對生產影響。
● 提高包裝產品外觀質量
散裝庫可在相當大程度上做到包裝后及時出廠,避免袋裝貯存后的陳舊感,利于產品外觀形象。
裝置改造
● 溶解:通過填充料的精選與合理配比,并在較難溶的品種上適度添加促溶劑,現產品溶解問題已得到徹底解決。
● 板結:
a : 2003 年度裝置大修,公司通過咨詢國內磷復肥專家 , 并參照國內同期裝置產品二次干燥工藝進行改造,降低水份 1 . 2% 以下,有效控制游離水引起產品鹽溶解,行成晶橋,易形成二次結晶;
b :配合福州大學催化劑研究中心,將研制出的新型活性包裹劑(表面活性劑)在裝置生產產品中進行試驗驗證工作,阻止表面結晶。試用后,通過疊包試驗及板結模擬裝置跟蹤試驗,板結率都在 10% 以下,即物料呈流動狀態,效果顯著;
c :改造包裹設備裝置:產品包裹后進入散裝庫,在包裝時易破壞表面包裹膜,采用包裝前包裹可消除此不利因素;包裹過料更穩定,噴油量恒定,可起到較好的包裹效果;
d :添加包裹粉:選用液蠟石粉、滑石粉等惰性物料,表面形成隔離膜,減少物料相互接觸。通過上述采取的措施,目前板結現象已得到顯著改善。
● 色差:
a :精選原輔材料并穩定貨源和供貨渠道,主要是 MAP 、 K 2 SO 4 、填充料。
b :通過添置色度檢測儀器,加強對影響色差的原材料進貨關,制定供應指標,提出供貨指標要求,嚴把原材料進貨檢驗關;
c :通過對色度有差異的原輔材料進行了合理配料,確保出廠產品的色度趨于一致.